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破解难题 这里的农机大院开出“三夏铁牛”

2020-06-06 16:14


“三夏”时节,江淮大地收麦插秧忙。地处淮河南岸的安徽省凤阳县,金黄色的小麦连成一片,沉甸甸的麦穗把麦秆压弯了腰。指着正在田里作业的收割机,红心镇种粮大户卞国惠说,“我是昨天跟农机大院预约的,今天上午收割机就来了。”

农机大院近年来在凤阳县兴起,基本具备机具停放、维修保养、先进机具展示、技术培训、信息咨询与发布、作业服务等功能,已成为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

记者走进卞国惠预约的总铺镇天津铺村农机大院看到,这里摆放着各式农业机械,能提供耕、种、收等农事服务,还建有育秧工厂、烘干中心和“庄稼医院”。

“我们共有50多台收割机,今天有30台外出作业了,这些农机一天大概能收割1500亩小麦。”农机大院负责人王李强告诉记者,收割完小麦后,有时还要派出秸秆打捆机,把小麦秸秆“吸走”打捆,“农户需要什么农事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

为何要建农机大院?破解哪些农机化发展“痛点”?

“凤阳县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近年来农机化事业发展很快。”凤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高嵩说,但也遭遇“住房难、看病难”等现实困境,即农闲季节农机如何存放、带病农机如何维修、作业服务如何开展等问题,于是从加快农机化服务体系改革出发,实施农机大院建设工程,并将农机大院作为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

缺乏建设资金,按照建设规模给予10万元到20万元不等的补助;缺少建设用地,按照设施农用地予以落实……在一系列政策鼓励下,凤阳县目前建成投入使用的农机大院已达41家。

单打独斗闯市场、领办农机合作社、成立农机专业服务公司、建设农机大院……进入农机行业15年来,府城镇圩山农机大院负责人柏文汉见证了农机服务组织的变化。

柏文汉带着记者参观了农机大院里的机库棚,棚内上方挂着“收割机停放区”“拖拉机停放区”“插秧机停放区”等指示牌,地面上各式“铁牛”装备整齐列阵,等待开赴“三夏”战场。

“农机大院既是服务场所,又是机手之家。”柏文汉说,以前有的农机随意散落停放,现在能集中存放了。“以前农机有点小毛病,机手查不到,只有坏了才知道‘生病’了,但有了农机大院后,专业人员经常对农机进行维护保养,破解了农机看病难。”

记者走访了解到,针对农业生产节点,农机大院提供耕、种、管、收、卖、烘全程社会化服务,并将服务内容、质量、价格公布于社会,由农户根据需求选择。据高嵩介绍,去年,农机大院完成社会化服务作业面积299万亩,占全县农机总作业量的60%。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推进,全程社会化服务越来越受青睐,我们的服务范围从2017年的5000多亩增加到去年的1.3万亩,今年预计达1.5万亩。”柏文汉说,“对于未来粮食谁来种、如何种的问题,我觉得农机大院给出了一种‘答案’。”(新华社记者姜刚)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遇见你丨寻客寄照30年!父子接力给照片主人寄送“时光记忆”

遇见你丨寻客寄照30年!父子接力给照片主人寄送“时光记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