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我们这样抓“六保”(32)
老曹用电踏实了!
本报记者 游 仪
论养殖,曹彪在安徽凤阳小溪河镇金庄村里,算是把好手。家里承包了500亩地,养虾、喂鱼、种水稻,干得风生水起。
前阵子,烈日当空,地里秧苗“嗷嗷待哺”,鱼塘也快见了底。老曹着了急:正是用水的时候,自家这水泵的电线老旧又破损,万一浇地漏了电咋办?
浇水吧,怕漏电。不浇吧,庄稼旱。正发愁呢,就听到一声大嗓门:“老曹,我来给你家的抽水设备做‘体检’。”县供电公司的李志杰拎着工具箱跨进门。
抽水灌溉的高峰期,凤阳县供电公司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分片包村、定点服务”,李志杰分包金庄村。
李志杰埋头检查一番,还真发现了隐患:“老曹,电线绝缘层破了,负荷开关没漏保(漏电断路器),得马上处理。”说着打开工具包,掏出“十字”起,剪掉老电线,免费换了新漏保。
干完,李志杰又从包里拿出了宣传册:“我这有安全用电知识,给你说道说道……”
深山鞋厂又忙开了!
本报记者 高 炳
两年前,企业家梁开科从南方回来,把鞋厂开到了老家秦巴山深处——陕西紫阳县高滩镇的镇子上。一番培训下来,100多名街坊邻居进了厂。从此,大山深处,机声隆隆。
年初,疫情一暴发,老梁犯了愁:美洲订单锐减大半,年前谈好的韩国单子也黄了。库里压了12万双鞋。老梁急得四处打电话,县里也鼓励一些单位帮着推销。
不久,鞋子卖了4万双,厂子缓过了劲。县里接着又出台扶持政策:房租、水费、电费全免;员工培训费,也由政府补贴;3年内,免除鞋厂一切税费……
这样一输血,鞋厂马上活蹦乱跳了,开工率天天饱和。最近,老梁发现,厂里人手不够用了。政府鼓励他:“多招点人,解决就业。”
县里一动员,鞋厂最近又招进百十号人。
眼下,工人们加班加点都干不赢,手艺好的,每月能挣7000多块!
(责编:曹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