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接力行善,让爱循环(民生观)
只要你我都不缺席,社会大舞台上就会不断上演一幕幕动人的暖剧
最近,杭州一位80多岁的徐大爷,想通过媒体找到帮助他的三位“雷锋”。
原来,前些天杭州大雨,徐大爷没有带伞,被困在街头。有热心人见了想帮忙,但上班高峰时间紧张,没办法一路护送。因此,三位市民就用雨伞接力的方式,帮老人回了家。一把伞接着一把伞打,你送一程我送一程,最后一位市民还把伞送给了老人。接力的是雨伞,传递的是爱心。有网友说,大家都来参与,这是善意的循环。
接力行善,好处不少。首先,参与的人多,集纳的力量就大。众人拾柴火焰高,你添一份力,我尽一份心,前后接续,形成合力,共同克服困难,助人的效果会更好。再有,能分摊成本,降低做好事的难度。雨天送老大爷回家,在上班高峰期一个人完成会有阻碍,比如会迟到、耽误工作;几个人一起护送,把老人回家的路分成几段,“顺路”的善意,让助人变得更加简单。大伙在伸出援手时,也会减少心中的顾虑。
因此,要让社会的暖意更浓,不妨大家都打起自己手中的那把“雨伞”,一起为需要帮助的人遮风挡雨。那具体怎么做呢?
一方面,力争前后传递,保持连续。有些群体面临的困难,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不太容易。这时候大家可以试着接力参与,一拨跟着一拨干。比如去农村支教,帮扶留守儿童,就需要志愿者、爱心组织一年接着一年努力,帮助当地慢慢改善教育环境,改变家长的固有观念。要是只凭一股劲,今年大干一场,明年偃旗息鼓,断断续续,肯定做不到久久为功、收获长效。
另一方面,尝试分工负责,集中力量。一些贫困家庭遇上的坎儿,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有病人、有老人,就业、医疗、教育都有短板。帮扶的时候就需要各方落实责任,各自认领一块,发挥优势,拿出针对性的办法,医保、低保、助学贷款……能用的措施都给用上、用好。不从整体上设计帮扶方案,难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效果自然打折扣。
行善助人不是“独角戏”,应该大家都登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只要你我都不缺席,社会大舞台上就会不断上演一幕幕动人的暖剧。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29日 13 版)
(责编:白宇、岳弘彬)
上一篇:【地评线】东南网评:做好科学防汛救灾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下一篇:丝瓜一身皆是宝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