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科技防洪”在防汛大考中彰显中国智慧
内容提要:近日,南方多地防汛形势严峻。未来几日,长江中下游各江段还将相继出现洪峰。为保证旅客列车安全、准点到达。南方多地铁路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大量工作人员上线巡查检修。值得关注的是,科技“硬核”助力防洪,使得防洪减灾变得高效率、智能化。
近日,南方多地防汛形势严峻。未来几日,长江中下游各江段还将相继出现洪峰。为保证旅客列车安全、准点到达。南方多地铁路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大量工作人员上线巡查检修。值得关注的是,科技“硬核”助力防洪,使得防洪减灾变得高效率、智能化。
无人机、机器人、5G技术……随着国家防汛减灾体系的逐渐完善,防汛抗洪能力大幅提高。尤其在铁路等交通领域,智慧防汛手段频频亮相,智能机器人“冲”在抗洪第一线……防汛领域管理思路和应用技术的创新,让防汛抗洪变得更智慧。
今年防汛抗洪中,这些热门技术大显身手,一系列“黑科技”全方位帮助防汛抗洪工作,有效提高了预警抢险的机动性和时效性。武汉铁路部门在确保雨中徒步巡查和机车添乘巡查的基础上,还投入使用防洪专用无人机,在汛期来临前针对山高坡陡和危石等无人能及的隐蔽地段,进行空中“俯视”巡查;利用“水下机器人”检测机针对雨前雨后涨水情况检测高铁桥墩设施安全情况等,通过一系列“科技化”手段巡查确保防洪隐患一处不漏。
为了减少汛情带来的影响,交通运输部门不断创新思路,积极加强防汛减灾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了防汛成效。为防止汛期高铁沿线山体发生落石溜坍、路基下沉等地质灾害影响列车运行安全,铁路工作人员巡山巡河前“扫码打卡”,巡查结束后在山顶“扫码确认”,就能保证不遗漏任何一个隐患点。
从科学防控疫情到采取“重车压桥”的科学防灾措施,我们看到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民族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坚定和从容,面对不可抗力的天灾,我们在一次次危机处理中汲取经验、完备救援设施、完善救援体系,锻造了一支支不怕艰险、迎难而上的“科技尖兵”,为防汛抢险科学决策提供了便利。
防汛抗洪工作,考验的不仅是交通运输企业日常的防灾减灾演练成效,更是身处非常情况下灵活应变的能力和担当。推行智慧防汛体系,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工作,只有将智慧防汛列入工作常态化管理,才能不断完善防汛体系,改善防汛预警,实现科学决策,齐心协力固守防汛底线。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