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不去救治患者 我会自责一辈子──记海河医院重症二队队长侯志丽

2020-08-21 23:48


内容提要:从今年2月初到现在,海河医院结核科主任助理侯志丽在“红区”值守了三个轮次。身为重症二队队长的她和队员们在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身前筑起“防护网”,与死神赛跑,抢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一次都是汗水湿透衣衫,每个深夜都是不眠不休。

  天津北方网讯:“身为呼吸专业的医生,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如果不尽己所能去救治患者,我会后悔、自责一辈子!”从今年2月初到现在,海河医院结核科主任助理侯志丽在“红区”值守了三个轮次。身为重症二队队长的她和队员们在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身前筑起“防护网”,与死神赛跑,抢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一次都是汗水湿透衣衫,每个深夜都是不眠不休。

  2月2日,在我市本地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刻,侯志丽与医院呼吸科、ICU及内、外科等学科的医生组成重症二队,进入“红区”救治重症及危重症患者。

  “我们这支队伍刚进‘红区’时是疫情最严峻、患者日增长最快的时候,也是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人数最多的时候,有些患者还是一家几个人同时隔离治疗,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对疫情的恐慌,还有对自己和家人病情的担忧,让他们出现了一些负面情绪。”侯志丽说。

  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她们就耐心地安抚、鼓励患者,同时更细心地照料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共同抗击疫情的信心。

  疾风识劲草,烈火炼真金。与安抚患者情绪、照料患者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相比,侯志丽她们在治疗上面对的难关更多。

  由于是重症、危重症病区,她们分管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大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病情不仅重而且变化快。侯志丽她们就轮班24小时不间断地在各病房巡视,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她本人由于是队长又是队里的高级别医师,更是每天驻守在病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查阅患者各项化验单,调整患者的医嘱,并协助各种专家会诊。

  2月16日,那天正好是侯志丽的夜班,病区一名危重型患者突发咯血,她马上赶到病床前进行抢救,常规吸氧,高流量吸氧,外周血氧饱和度仅有80%水平,呼吸频率严重增快,每分钟呼吸高达30—40次。为了维持患者生命,做了气管插管仍不见好转,呼吸机也不能提供维持生命的最低供氧要求,再不能有效治疗等待患者的只有死亡。专家组会诊讨论后,决定实施ECMO治疗。侯志丽她们与我市危重症、呼吸、透析、营养等多学科专家相互配合,经过后续5个多小时的精心治疗、护理,患者情况终于稳住了。

  4月6日,侯志丽和重症二队的医护人员们又紧急抢救了一例境外输入危重症患者,当时她们已经是第三轮进入“红区”值守了。这名患者确诊后一周病情发展为危重症,速度出人意料的快,抢救就更要争分夺秒。

  时间就是生命!侯志丽马上组织重症团队进行心脏除颤、药物注射等应急措施,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为了精准治疗,市级专家组随后也迅速通过会诊确实了诊疗方案,侯志丽与团队合作先缓解患者的心率,然后再解决血氧饱和度、心肺功能障碍等方面的问题。

  十几个小时过去了,侯志丽她们再次赢得了与死神的赛跑,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了平稳。后续又经过十多天的救治,这名危重患者的身体逐渐恢复转为普通型。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侯志丽感慨地说:“当时这名患者心脏严重心率失常,心率已经170到200之间了,大家看着指标真是心惊胆战,脑子里什么也顾不上想,就是一个念头‘一定要救活’!等一切稳定之后,我走路腿都迈不开步了,感觉就是浑身用不上劲儿,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半年的时间里,三轮“红区”值守再加上中间的隔离休整,侯志丽中间一共在家待了一个多星期,等到前一阵结束第三轮值守回到家,2岁的小女儿已经都认不出妈妈了。提起这件事,侯志丽忍不住笑了笑,但眼里却分明闪烁着泪光。(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西青区税务局无私奉献 践行雷锋精神

西青区税务局无私奉献 践行雷锋精神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