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应对秋乏秋燥有讲究
内容提要:读者梁女士:今天是三伏最后一天,明天就出伏了,虽然不再闷热,但早晚温差大,白天依然炎热,人易疲倦、乏力。请问如何应对秋乏秋燥?
天津北方网讯:读者梁女士:今天是三伏最后一天,明天就出伏了,虽然不再闷热,但早晚温差大,白天依然炎热,人易疲倦、乏力。请问如何应对秋乏秋燥?
“夏季生活点题服务”专栏记者: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刘华一提醒市民,三伏过后仍需防暑热,受“秋老虎”影响,还要注意防秋乏秋燥。
防暑热 别再贪凉
“秋老虎”虽然热,但此时早晚温差大,不能再像炎夏那样贪凉。夏秋交接之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方面,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肠胃闹毛病。尽可能少吃寒凉食品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该多禁忌。这个时期防暑热,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居室注意开窗通风,晚上睡觉注意盖好被子,关好窗户,以免着凉感冒。
防秋乏 适当体育锻炼
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防秋乏的最好办法,首先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比如跑步、爬山等有氧运动。要留意的是,秋季并不是一个适宜进行高强度锻炼的季节,应循序渐进,以免适得其反。其次,保持充足的睡眠,在中医看来,良好的睡眠有“养阴培元”之效。
防秋燥 饮食润一点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鼻干燥等表现。此外,肺燥会下移于大肠,肠燥就容易出现便秘。想防秋燥,在饮食上要多加调理,比如适量的喝淡茶、豆浆等。适当的选择食用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品,如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若是肠燥,则需要多食蜂蜜等有润肠作用的食品。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秋燥对人体的损害,还要多调节空气湿度,保持四周环境的水分。(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下一篇:整条鱼只动几筷子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