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直航北京国际航班今起有序恢复
昨天下午,北京市第16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本市决定自9月3日起稳步有序恢复直航北京国际商业客运航班。在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首都机场、北京海关等相关部门介绍了恢复直航的配套举措。据了解,国际航班抵京后,将全部统一降落在首都机场T3-D专区,旅客在专区内完成通关、查验、核酸检测等工作,由专用车辆转送到指定地点进行14天集中医学观察,并要进行两次核酸检测。
实行每日入境进京人员总量调控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试运行阶段将现有实施的指定第一入境点的部分国际航班调整为直飞北京,优先考虑已实施远端核酸检测且输入风险较低的国家,将实施远端核酸检测措施作为恢复与北京直航航班的必要条件,先期逐步恢复柬埔寨、希腊、丹麦、泰国、巴基斯坦、奥地利、加拿大、瑞典直航北京国际商业客运航班。
试运行阶段实行每日入境进京人员总量调控,每日直航航班(含港澳台)、包机人数统筹掌控在500人左右,试运行后视情逐步恢复至每日不超过4-5个航班,人员规模掌控在1000人左右。对其他入境北京航班,仍继续加降分流第一入境点,落实相关管控措施,实现小幅稳妥、渐次增加、有序放开,切实服务保障境内外人员安全有序便捷流动。
同时,对于恢复直航北京的国际航班将坚持全流程健康管理。在远端源头防控方面,直航北京国际航班旅客原则上应为通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以及在该地的中国公民,严格控制第三国人员在该地中转入境北京口岸,落实关口前移、健康筛查、控制客座率等措施,在登机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行体温检测,途中做好健康管理、消毒防疫、应急处置等工作。“四类人员”、未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检测超过标准旅客不予登机。
徐和建介绍,国际航班抵京后,全部统一降落在首都机场T3-D专区,旅客在专区内完成通关、查验、核酸检测等工作,由专用车辆转送到指定地点进行14天集中医学观察。境外人员集中观察点设置在五环以外。对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以及密切接触者等人员,及时安排转送至定点医院。通过全程闭环管理,确保将疫情输入风险降到最低。
除特殊情况外集中观察期单人单间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办公室成员、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田涛介绍,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科学精准抓好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工作,更好服务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和人员有序流动,原则上对入境人员集中观察14天,并进行两次核酸检测。居住地为北京的入境进京人员入境前需提前向所在社区(村)报告个人情况、居住地址、航班信息、行程安排等,了解掌握集中观察有关政策,如有疑问,可向12345市民热线进行咨询。
田涛说,入境人员集中观察点以宾馆酒店、培训中心为主,储备充足,本市严格落实《集中隔离观察点的设置标准及管理技术指引(第四版)》,确保符合卫生学标准及专业技术要求。除夫妻以及儿童等确需他人照顾的人员外,实行单人单间居住。
入境人员集中观察期间要服从现场管理,不串门、不聚集,做到“足不出屋”,并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信息登记,按要求测量体温和报告健康状况,如有异常症状和身体不适主动报告。
集中观察期满后,本市将对入境人员集中开展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出具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解除集中观察证明。对返回本市社区(村)的,为保证个人及社区居民安全,需要继续进行7天健康监测,坚持自测体温,出现异常症状向社区(村)报告并及时就诊治疗。入住宾馆酒店的,需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解除集中观察证明,填报进京事由,登记在京联系人,接受酒店健康管理。外地的朋友,集中观察期满后,没有异常情况就可购票离京。
首都机场改造T3-D处置专区
发布会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莹介绍了首都机场T3-D处置专区的改造情况。T3-D位于T3-C和T3-E中间,整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楼体,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分地上三层和地下一层。按照“最快时间、最短路径、最小影响、闭环管理”的原则,首都机场处置专区进行了改造和流程的优化调整。
首先,在处置专区三层设置了健康申明卡填报区、测温点以及流调采样区;在二层设置了流调采样区及旅客休息区;在一层设置了边检入境手续办理区、海关监管区、旅客中转区以及行李提取区。其次,在处置专区三层原有的海关6个流调点位和6个采样点位基础上,在二层新开辟4000平方米区域作为补充,并新增16个流调点位和20个采样点位。此外,为了改善旅客体验,处置专区还在关键流程点增加了引导标识和服务人员,进行旅客引导和维序。另外,在旅客行经路线上还增加了自助售卖机、饮水机等便捷服务设施。
地坛医院为医疗救治定点医院
在医疗服务方面,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本市将对经过海关部门检验检疫后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的特殊旅客开展救护转运、医学排查和救治等医疗卫生管理及应急处置工作。北京急救中心在115辆专用负压救护车中进行调度安排,用于机场口岸特殊旅客转运,并根据情况动态调整救护车力量。此外,有关部门优化了120接报、救护车调度、车辆进场、旅客运送和交接、车辆洗消等流程,提升转运效率,并保证安全。
直航恢复初期,确定地坛医院为医学筛查和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地坛医院已装备半小时左右的核酸快速检测技术,可高效用于特殊可疑人员筛查诊断。根据疫情变化,动态调配医疗资源,应对入境航班和人员增多带来的疫情输入风险。
对于特殊旅客实施个性服务与管理,全部进行“1+3”检查。定点医院在核酸快速检测、信息报送、筛查后人员转运衔接等方面优化流程,尽可能快速明确筛查结果。特殊旅客经定点医院医学筛查后,根据结果实施分类管理,确诊病例收治入院实施集中救治;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收入院并进一步观察排查;初步排除新冠肺炎的旅客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实施14天医学隔离观察。
其他看点
海关:入境旅客实行100%电子化申报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北京海关副关长高瑞峰表示,随着第一入境点航班回程,北京海关突出“四个精准”,严查严排,确保首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其中,为突出精准检疫,北京海关严格按照联防联控机制和海关总署工作要求,实施100%登临检疫,100%健康申报核验、100%医学巡查、100%两道体温检测、100%流行病学调查,100%电子化申报,从严从细做好“三查三排一转运”。在精准检测方面,将严格落实100%核酸检测,严格按照作业指引开展采样送样检测,提高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
边检: 提供24小时“零等待”绿色通道
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副总站长吉利霞介绍,由于第一入境点航班恢复直航后载运的旅客将全部在T3-D防疫专区办理入境手续,北京边检将抽调精干警力负责专区工作。她还提到,2020年服贸会即将在京举办,北京边检将全力为境外参会来宾提供优质、高效的通关服务,为因企业复工复产需出入境的中外人员、运输复工复产急需物资以及防疫物资的货机提供24小时“零等待”的边检绿色通道。
按照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公告,3月28日起暂停持有效来华签证和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第一入境点航班返京后,该政策是否发生变化?吉利霞介绍,截至目前这一政策没有变化。按照公告,持外交、公务、礼遇、C字签证入境不受影响。她提醒来华外籍人员,要注意查看所持中国签证的类型和签发日期,以免因签证不符,无法入境。
本版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蒋若静 李泽伟
下一篇:“让香港早日战胜疫情”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