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止癌痛,不只用药

2020-11-07 14:14


止癌痛,不只用药还有外周神经阻滞、切断神经根、神经调控、蛛网膜下泵药等办法

张军

2020年11月02日16:40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主任 张军

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发病率高达60%以上,约一半患者为中重度疼痛。高发病率、高疼痛度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抗肿瘤治疗效果,70%的癌痛患者因未得到有效镇痛治疗饱受困扰。癌痛靠忍可不行,有痛还得治。

目前,癌痛的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三阶梯疼痛治疗指南来进行,但完全的缓解癌痛仍较难实现。药物治疗导致的恶心、呕吐、便秘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癌症患者有时难以耐受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导致药物治疗失败或者终止。因此,“多模式镇痛”的理念在近年来受到广泛推崇,通过将药物、介入治疗、神经调控、精神疗法、理疗等多种方法巧妙的联合应用。现在治疗癌痛,我们有这些武器:

区域阻滞麻醉技术。外周神经阻滞(PNB)是可以在床旁或门诊超声引导下进行的、安全有效的疼痛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急性的术后疼痛、口服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慢性难治性癌痛患者。这种技术是应用局部麻醉药,进行外周神经阻滞,来缓解急性疼痛,阻滞应激反应,减少药物的使用。目前最常用的外周神经阻滞有:肋间神经阻滞、椎旁阻滞、胸壁神经阻滞等。这些办法都可以同时用化学药物进行神经毁损、射频消融获得暂时的镇痛效果。

神经毁损阻滞术(神经根切断术)。用药物、热或低温的方法破坏神经传导通路,主要包括内脏神经阻滞、上腹下丛阻滞、三叉神经节破坏术、腰部交感神经阻滞、奇神经节破坏术等。此类毁损阻滞术对内脏神经疼痛有长久的治疗效果,但毁损效果不可逆。

神经调控。目前,神经调控已经成功用于治疗多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痛。主要治疗癌症相关的胸壁痛、后背痛、带状疱疹后遗痛、盆腔神经损伤痛、放疗引起的神经损伤痛以及其他持续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神经调控将来能广泛应用于癌痛治疗,尤其是用于常规治疗失败的癌痛患者。

植入式鞘内输注系。这是国际疼痛界治疗癌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的终极方法之一,具有立竿见影的疗效。所谓鞘内药物灌注疗法,是指将一枚“小月饼”(药物泵)植入体内,药物通过鞘内给药泵,输入脊髓蛛网膜下腔,直接作用于疼痛中枢,从而缓解疼痛。用药量仅为传统口服给药剂量的1/300,达到更好更快的镇痛效果,又减少了对身体的副作用。可根据患者个体病情的需要,体外调节药物的剂量。患者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体外遥控器,只有半个手机大小,如爆发式疼痛发作时,患者自己可以一键式爆发给药,药物在一分钟就能到达体内,并能在短短几分钟内控制住爆发痛,能够更快更便捷地管理好疼痛。

介入治疗的发展延长了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减少阿片类药物带来的过度镇静、呼吸和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从而最大程度减轻癌症患者疼痛,为每一个生命带去尊严。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url=http://health.people.com.cn/GB/408656/index.html]

人民健康APP

[/url]

人民好医生APP



推荐阅读

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发布 明确8项医疗服务质量标准   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参照《指南》要求,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详细】

流感季来啦,提高免疫力,这些干货请收下!   一场秋雨一场凉,入秋后气温开始降低,一不注意就容易感冒。秋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免疫力的话题。生病就是免疫力低吗?为啥有的人免疫力扛不住流感病毒?如何做才能提高免疫力?【详细】


相关新闻

腰腿疼痛?神经阻滞术帮你找病因

前列腺炎治疗用药需谨慎

高血压要怎么治疗 高血压应该怎样选择药物?

研究人员:没有发现阿片类药物有任何镇痛优势

哈医大二院疼痛科举办“中国镇痛周”爱心义诊活动


精彩图集

是谁剥夺了你的睡眠时间

运动让眼睛更明亮

关于牛奶的认知误区

小“口疮”可能有大问题

西瓜的番茄红素又多又好

白露节气:预防肺病保健康

饮料能代替水吗?

水果和蔬菜,你洗对了吗

健身,别自己跟自己较劲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电动车有了安全充电棚

电动车有了安全充电棚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