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天津工余补习学校:工人运动的一道曙光
内容提要:天津是我国北方工业的发祥地,1921年产业工人已有10万之多。中国共产党成立一个多月后,为发展工人运动,指导创办了天津第一所工人学校──天津工余补习学校。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天津工余补习学校创办人于树德(左)与安体诚(右)
天津工余补习学校开学式纪念合影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是我国北方工业的发祥地,1921年产业工人已有10万之多。中国共产党成立一个多月后,为发展工人运动,指导创办了天津第一所工人学校──天津工余补习学校。
天津工余补习学校旧址位于河北区宇纬路东兴里4段2号(现为河北区胜天里),当时是恒源纱厂职工宿舍。学校创办人为于树德、安体诚,二人是李大钊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低年级校友。1917年,于树德、安体诚从北洋法政毕业,和周恩来同赴日本留学,一起加入新中学会,求学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1年,两人回到北洋法政任教。同年9月11日,在李大钊等指导下,携手创办天津工余补习学校。
“开办补习学校,既是丰富工人文化知识,也为提升其阶级意识和思想觉悟,进而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市委党校地方党史研究处处长周巍介绍,补习学校“专对工友施以补习教育,而促其觉悟”,学员以恒源纱厂工徒为多,也有北站的铁路工人。内设普通部和特别部,普通部讲授常识、国文、数学、尺牍等课程;特别部有国文、英语、数学等课,可择修一科或数科。教师通过谈话、读报、讲故事、作报告、发表演讲等形式,通俗易懂地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少工人在这里第一次听到俄国工人阶级在列宁领导下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次明白劳动群众只有团结斗争才能求得解放的真理……
为宣传进步思想,校内设立了天津最早的工人图书馆。1922年5月5日,还以马克思生日命名创办“天津五五书报代卖社”,代售全国各地出版的进步书报刊,并以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天津工人运动经费。
1922年初,经李大钊介绍,于树德、安体诚加入中国共产党,天津工余补习学校逐渐成为天津工人运动的指挥中心,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天津支部即在此成立。1922年3月12日,在这里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支部”,恢复了之前中断的天津团组织的活动。
随着学员不断增加,学校影响扩大,联系工友达数百人,反动当局非常恐慌,于1922年取缔、查封了学校。
天津工余补习学校虽然仅仅坚持了一年多,但产生了广泛影响。当时报界赞扬其为“普及劳工教育的先声”“天津劳工运动的一道曙光”。(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