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总熬夜 年纪轻轻“突聋”找上门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冬春季正值“突发性耳聋”高发时段,同仁医院耳科门诊每天都有因“突聋”来就诊的患者,且年轻患者的比重增加明显。
“大夫,我要做人工耳蜗!”3月2日,同仁医院耳科主任赵守琴的诊室里,来了一位24岁的年轻患者小王。小王是一名护士,经常值夜班,工作十分辛苦。她本就左耳失聪,最近右耳也突然听不见了,情急之下,来到同仁医院希望通过植入人工耳蜗的方式“找”回听力。经询问,赵守琴得知小王右耳是三天前突然发病的,情况符合“突聋”的条件。通过用药,小王的右耳听力可以被抢救回来。
赵守琴说,不少年轻患者的“突聋”都与熬夜有关。什么叫“突聋”?赵守琴解释,“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一般在72小时内发生,相邻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分贝以上才称为‘突发性耳聋’。”目前,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很多因素可能诱发“突聋”,如劳累、精神紧张等。
“过去,‘突聋’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与其自身存在基础病有关。近年来,到耳科来看‘突聋’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赵守琴说,突发性耳聋发病不分年龄,治疗只有一个原则——“越快越好”。
“有时候发生‘突聋’前会出现程度不重的听力下降。这时,一定要赶快调整节奏,及时休息。”赵守琴提醒,如果休息过后,24小时内情况没得到缓解,要及时就医。一般来说,如患者在出现症状一周内就医,通常都会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记者 孙乐琪)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