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解群众烦忧 助社区治理
“咚咚咚!”深夜时分,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玉沙路社区一栋单元楼里响起急促的敲门声。
“唐大爷,怎么又是您?我真的没有制造噪音。”唐大爷的邻居有些无奈。原来,今年90多岁的唐大爷睡眠比较浅,失眠时总以为周围有噪音,经常深夜去敲邻居家门,还多次到居委会、街道办投诉。
得知情况后,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彭楷福决定尝试调解。今年68岁的彭楷福是“玉沙晚枫”老党员工作室的一员,平时善于处理邻里纠纷。上门陪唐大爷前前后后聊了10多次,他发现,唐大爷生活比较孤独,许多时候只是希望得到关心。于是,彭楷福有事没事就往唐大爷那里跑。坚持了大半年,唐大爷再也没和邻居闹过矛盾。“遇上这种情况,居委会没那么多人手和精力,我们老党员解决起来更有优势。”彭楷福说。
近年来,为了让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参与社区治理,成都市打造“老党员工作室”品牌,帮助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点、堵点。在成都,这样的老党员工作室目前有384个。工作室围绕社区治理和居民需求精准推出项目,引导更多居民参与治理。同时,一些工作室还将服务社区工作延伸到院落、楼栋,及时帮助居民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老党员工作室’已成为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助力社区治理、解决群众身边小事的一支重要力量。”成都市老干部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将精准设置项目、强化运行保障,更好发挥老党员作用,为构建新型基层治理新格局凝聚合力。”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03日 13 版)
(责编:孙红丽、初梓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