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76岁的赵永华坚持志愿服务已经28年:我就是要一辈子做好事儿
内容提要:今年76岁的赵永华,坚持志愿服务已28年,曾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赵永华每日都要整理热线信息,为需要帮助的市民想办法解决问题。本报记者 史莺摄
天津北方网讯:“上次我家遇到难题,就是赵大爷帮着解决的。”“他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来到赵永华居住的北辰区双环?街佳园北里,随便和一位小区居民提起老赵,对方都会滔滔不绝,不吝溢美之词。今年76岁的赵永华,坚持志愿服务已28年,曾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
记者采访这位老人时,恰好是个大风天。尽管是初春,但料峭的风打在身上还是倍觉寒冷,老赵正顶着寒风在小区巡逻,还不时捡起被风吹落的垃圾。“可别小看这一天三次的巡逻,能帮好多人呢。前几天晚上,我在小区巡夜时发现一位醉酒居民躺在地上睡着了,就赶紧把他送回家。”朴实言语中,透着老赵的热心肠。
小区巡逻完毕,记者跟随赵大爷走进他家,看到一面墙上贴满了老人们的生活照。原来,1998年,赵永华夫妻的父母相继去世,两个孩子也已各自独立,于是他们便产生了将困难孤老接到家中无偿照料的想法。“我们先后认养了14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并为其中11人养老送终。”赵大爷指着老人们的照片介绍,“你看,这位老奶奶是我们在路边‘捡’回来的流浪老人,因为遭遇家庭变故,无人照料。”赵大爷回忆,当时夫妻俩月收入仅1000多元,为了给老人治病,夫妻二人省吃俭用,还捡拾饮料瓶、废纸箱变卖换钱,“没有什么比看到老人在我们照料下安度晚年更开心的事儿了,我就是要坚持一辈子做好事儿。”
2002年3月5日“学雷锋日”,号码为26670440的“永华热线”正式创建,夫妻二人开始了常年为困难家庭服务、为老人服务、为儿童及孩子们服务、为病残人服务、为求助者服务的“五服务”。同年3月31日,夫妻二人办理公证手续,成为天津市第一对申办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双捐”夫妻。也是在这一天,他们在自家门口钉上了“天津市遗体捐献志愿宣传小组”的“招牌”,服务热线又成了捐遗热线,两人为有意捐献者解决各种问题,还有很多外省市民众特意打来电话咨询。时至今日,夫妻二人已为上千人帮办了遗体捐赠。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你帮我,我帮你,人人都能感受到帮助他人和被帮助的温暖。”采访一结束,赵大爷便急匆匆地出门了,因为近来,他又和一位突遭眼疾而失明的独居者结了对子。(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