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首届京津冀骨灰撒海清明公祭在津举行
内容提要:4月2日,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厅主办,北京八宝山礼仪公司、天津市殡仪服务总站、河北省唐山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联合承办的“海上生明月,云下寄追思”——2021年首届京津冀骨灰撒海清明公祭仪式在天津港海域举行。
2021网络中国节·清明节
天津北方网讯:4月2日,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厅主办,北京八宝山礼仪公司、天津市殡仪服务总站、河北省唐山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联合承办的“海上生明月,云下寄追思”——2021年首届京津冀骨灰撒海清明公祭仪式在天津港海域举行。
“辛丑之年,绿色惟昌。骨灰海葬,生态启航。万里沧溟,归享自然。诸多贤达,功勋在榜。”伴随着庄严肃穆的祭文,50余名京津冀骨灰撒海逝者家属代表向大海默哀,缅怀骨灰海葬的亲人,寄托无尽的追思。
天津家属代表侯燕洁从2014年以来一直参加海上公祭活动。她说:“海葬是一种让生命定格永恒浪漫的形式,不需要香烟纸钱,也没有烟雾缭绕,只要看到这片海,就仿佛见到了亲人。”
“我最爱的亲人,你还好吗?永远想念你。”来自北京的赵女士在活动准备好的寄语卡上深情地写到。她告诉记者,自己这次来是为了祭奠三年前故去的爱人,他在生前就立下遗嘱要把骨灰撒在海里,不留名不占地,要走得“潇洒”。“只要亲人记在心里,就是最大的纪念。”赵女士说。
三声汽笛响起,家属们把鲜花和亲手写下的寄语撒入大海,将思念与祈福寄托于海上的清风,为逝去的亲人送去祝福。据了解,这些寄语卡用环保可降解的纸材制成,可以溶解在水中,不会造成污染。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京津冀三地组织骨灰撒海活动多年来共撒放骨灰近5万份,参与家属12万余人次。天津从1990年开始举办骨灰撒海活动已有30余年时间,累计撒放骨灰2.5万多具。
天津市民政局殡葬事业管理处处长张悦东介绍,多年来,随着移风易俗的深入推进,市民海葬参与度逐年提高,撒放需求也越来越多,今年截至目前已经登记2千多具。今年春季海撒期间,本市将至少举办8批次的海撒活动,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弘扬文明祭祀、绿色殡葬的新风尚。(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摄影记者蒲永河)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