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红果果”变成了“金果果”
枸杞树被“领养”,农民旱涝保收
六月枸杞树树红。在蓝天白云映衬下,一簇簇红艳艳的枸杞好似点缀在绿树丛中的红宝石。
“黄河留下高高岸,清河留下大大坡,哎!坡上是谁采摘红果果……”顺着歌声,记者来到中卫市中宁县舟塔乡上桥村,村民张伟中家的5亩枸杞正在采收。
“去年枸杞收入多少?”听到记者的提问,张伟中老汉伸出两个指头悄声说:“20万呢!”
“这么高?”
“那可不!”张老汉细数,“我在家种枸杞,大儿子和女婿做技术顾问,小儿子在银川开网店卖枸杞,这小红果可成俺们家的‘金果’咧。”
上桥村种枸杞可不一般。在村里的枸杞采摘体验园认购区,村支书陈立忠指着一排排枸杞树告诉记者,这些树都被城里人“领养”了,一棵树一年不到200元,农民帮着打理,收获后把枸杞快递给认购者。“旱涝保收,利润挺好。”
种枸杞收益高,摘枸杞也不差。
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农民姬海霞熟练地摘下一颗颗枸杞,轻轻放入左手的挎篮中。“早上4点下地,下午6点收工,一天能挣200多元。”在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的枸杞基地务工,姬海霞去年靠采果收入2万多元,一举摘掉戴了多年的贫困帽。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徐庆林介绍,枸杞采摘期4个月,贫困农民全程采摘,一季就能脱贫,因此宁夏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基本都配建了枸杞生产基地。“截至2018年底,全区枸杞种植面积100万亩,年综合产值130亿元,带动6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
深加工告别“原字号”
“我们的枸杞主要以干果形式出售,还是在卖原料挣辛苦钱。”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局局长孟跃军说,枸杞产业要发展必须摆脱这个困局。
提升附加值是关键。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拿出一盒锁鲜枸杞,自豪地介绍:“锁鲜技术改变了传统工艺,枸杞颗粒饱满、色泽鲜艳,营养价值更高,一盒90克卖99元,还俏得很。”
在第二届枸杞产业博览会现场,1瓶750毫升的枸杞酵素卖700多元,1盒5片装的枸杞面膜卖100多元,枸杞果糕、麦片、啤酒……琳琅满目的枸杞深加工产品刷新了记者的认知。这也让徐庆林感叹:“深加工迸发出来的增值能量是宁夏枸杞优质优价的最大底气。”
为提升市场竞争力,中宁出台了枸杞产业整合提质方案:扩大出口,一些龙头企业的枸杞产品通过了国际公认的食品规范认证,直接在国外零售。今年1至5月,宁夏枸杞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5.6%。订单生产,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枸杞最低收购指导价为24元/斤,保证农民每亩净收入4000元以上。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9日 18 版)
(责编:曹昆)
上一篇:垃圾分类各种“神器”实用吗?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