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2019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将举办 高智能辅具新品迭出品牌齐聚
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孝金波、实习生史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9月9日,2019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记者从会议上获悉,10月10日至12日,2019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将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由中国残联主办,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承办的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是我国唯一一个关于残疾人、老年人福祉行业的国家级展会,已连续举办十二届。本届展会预计将迎来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品牌和近50,000专业观众。作为2019“一带一路”框架下残疾人事务主题活动重要内容之一,本届展会同期还将举办第三届全球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大会、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等30余场活动,推动辅助器具领域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走深走实。
本届展会“汇聚优质资源,务实推进辅具产业发展”,中国残联康复部副主任冯力具体介绍了四个方面。首先是品牌齐聚,海内外龙头企业悉数参展。来自瑞典、德国、瑞士、以色列、英国、德国、法国、美国、比利时、丹麦、俄罗斯、冰岛、韩国及中国等共1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知名品牌携新品和服务理念精彩亮相。第二是专业性强,展区细分助推供需精准对接。康复、假肢/矫形器、无障碍生活三大基础板块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沟通障碍康复、养老康复、视力、特殊教育、辅具配件等特色区域有效补充,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与助残、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第三是品类齐全,展品覆盖康复辅具全产业链。展示产品不仅包含移动出行、假肢矫形、视听沟通、家居生活、监测看护、康复医疗、无障碍设施设备、福祉汽车等,同时众多服务解决方案,如康复评估软件、健康管理、个性化服务及文化、体育等多角度应用等也将呈现,满足不同观众需求。第四是新品升级,呈现更多新技术、新应用。本届参展新品呈现智能化、轻便化趋势,应用范围涵盖各类辅具需求,如全球最轻的折叠轮椅、最轻的动力膝关节、首批智能物联网康复训练系统、首款智能眼镜、首款可触摸盲文地图、个体最小性能最好的眼控仪等。
本次展会将通过打造体验生活无障碍区、设立“劳动者港湾无障碍展区”、助残服务区、助残爱心公益区等,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一站式服务体验。为了让北京市残疾人、老年人观众更方便地前来参观福祉博览会,组委会在北京设置多个站点,提供免费大巴接送服务。展会现场为残障人士提供轮椅租赁、绿色通道进场、志愿者导引等人性化服务。提前预登记的观众可凭登记码自助办证,便捷快速入场。
小辅具,大情怀。会上,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和北京市残联负责人介绍了辅具服务的相关工作。据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李??主任介绍,目前 “互联网+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试点工作已在深圳、嘉兴等十余个城市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下一步将总结试点地区成功经验,发挥试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互联网+辅具适配服务”新模式。北京市残联自2018年开始,在全市开展了“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进社区入大家庭”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残疾人辅具平台注册人数达43万人,在线申请人数达32万人,审批通过人数占全市持证残疾人总人数的59.38%,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责编:孝金波、岳弘彬)
上一篇:中央预算投资支持生猪稳产保供
下一篇:迎接中国第35个教师节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