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
【地评线】各方努力,风景独好
内容提要: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公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0.7%,上半年为同比下降1.6%。三季度当季GDP同比增长4.9%,较二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公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0.7%,上半年为同比下降1.6%。三季度当季GDP同比增长4.9%,较二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从细项数据来看,涉农业、工业、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进出口等经济主要指标增速均由负转正。
这也直接意味着,在经历了上半年的疫情深度冲击之后,中国经济正式迎来“转正”时刻。
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也成为了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一个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的国家,当之无愧地是“风景这边独好”。
这一结果其实并不意外。有效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赋予经济巨大的复苏空间。相比全球疫情蔓延趋势持续、世界经济遭遇需求低迷和逆全球化的寒潮,无论是火热的网上购物、直播带货这些新业态、新模式,还是十一黄金周的天量出游、餐饮数据,展现的是中国 范儿的经济暖流、韧性。
从市场机构的预测来看,各方对疫情阴影下世界经济走势判断各有差异,但对中国经济复苏已然形成共识。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9月中旬发布的经济展望中指出,按照目前的经济和疫情态势,中国将是2020年二十国集团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而据IMF最新预测,今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经济维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很可能还将继续蝉联全球经济最大引擎。
在一季度的极端抗疫考验锤炼之下,当前的疫情防控机制已经能够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的进行;在此基础上,庞大的内需市场、高效的制造业供应链系统、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等传统优势稳住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盘。更需要看到的是,“六稳”、“六保”政策的加速落地保障了特殊时刻的民生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断加码,为营商环境和企业生存发展进一步松绑;不断加大的科技创新投入所带来的技术成果转化红利正在逐渐释放,技术的产业外溢效应也在不断彰显。这些都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之时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内循环基础。
当然,也必须看到,主要指标的转正,不代表经济已经完全走出了危险区域。国内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这对于经济外循环的畅通提出了巨大挑战;而且产业链和核心技术的攻关挑战也依然存在,在这种高压之下,经济复苏的基础仍需巩固。
疫情没有击垮中国社会,也没有击垮中国经济,中国已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一个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的国家,这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的活力,是中国硬实力的体现。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