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财经
CPI涨幅回落 专家:不影响货币政策走向
此次CPI增速重回“1”以内主要是由于猪肉等价格下降带动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并非货币紧缩。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聚焦精准导向,通过结构性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力度,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也不搞“大水漫灌”。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0.5%,时隔42个月重回“1”以内。
物价持续回落,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走向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CPI是一国货币政策关注的重要指标。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分析发现,此次CPI增速重回“1”以内主要是由于猪肉等价格下降带动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并非货币紧缩。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10月份CPI同比涨幅明显走低,主要是由于猪肉价格下降带动食品价格涨幅回落。由于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猪肉供给改善,10月份猪肉价格在连续上涨19个月之后首次出现同比回落,下降了2.8%。从环比上看,猪肉价格下降7%。
再来看货币政策,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无论是广义货币(M2)还是社会融资规模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有力支持了经济稳步恢复。
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10月份金融数据显示,10月末M2余额214.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初步统计,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4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493亿元。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898亿元,同比多增285亿元。
关注CPI走势,更需要关注核心CPI。核心CPI更能够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尤其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动态平衡情况。在CPI涨幅回落至“1”以内的同时,非食品价格基本保持平稳,核心CPI涨幅保持在0.5%水平。数据显示,10月份核心CPI同比增幅与前两个月持平,且环比已连续3个月维持在正增长区间,说明当前物价中枢运行总体稳定。
专家认为,应改变简单关注CPI的做法,全面看待价格走势和经济基本面情况,并以此研判货币政策走向。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综合来看,前10个月CPI累计同比上涨3%,已经回落到3.5%的年度控制目标之内。下一阶段,随着去年同期CPI基数继续走高,猪肉等食品供给持续改善,供求有望保持平衡,CPI中枢将继续回落。但是,国际油价波动加剧,企业盈利修复较慢,PPI增速由降转升尚需时日。由此,通胀基本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掣肘,货币政策需进一步聚焦精准导向,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结构性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支持力度,促进需求加速恢复,促进市场主体信心提升和生产经营加快恢复。
近期,在谈到下一步货币政策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为应对疫情冲击,金融部门推出了一些特殊政策措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冲击高峰过去,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一些政策已经顺利完成阶段性任务,但支持小微和民营企业、支持稳就业、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将继续坚持,并进一步完善,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围绕货币政策具体操作,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灵活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满足经营机构合理的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需求,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又不搞“大水漫灌”,为做好和落实“六稳”“六保”工作、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