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学车“避坑”看清这些套路

2021-03-17 09:03


报名学车有什么注意事项?要警惕哪些学车“陷阱”?市交通运输部门提醒想要学车的市民,拒绝无资质的黑驾校和互联网平台,并且警惕驾校低价噱头和隐形收费。建议市民在报名学车时,优先选择学费第三方存管服务模式,目前全市共有26家驾校提供学费第三方存管服务。选择该模式后,消费者所交纳的部分学费将冻结在本人银行二类账户,由银行代存管,并根据学车进度,经消费者确认后逐次划拨至驾校,更有效保障学费资金安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套路一:无资质“驾校”“平台”实为招生中介

某些无资质的黑驾校和互联网招生平台并未取得交通运输部门核发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资质,实为招生中介,与消费者签订协议后,往往直接将消费者安排到其他驾校进行培训,赚取“中介费”。

由于招生平台“转介绍”培训费用低,承接培训驾校相应提供的培训服务标准也较低,等学员发现“货不对板”时,招生平台又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脱责任,后续的服务和维权难以保障。

报名学车前,可查阅经营者的许可证件,认准驾校资质。可通过广东省驾驶培训公众服务网()查询合法驾校名单。

套路二:驾校打着低价噱头 其实有隐形收费

开学季是驾校招生促销的高峰期,许多消费者希望通过团购享受优惠价格,但要注意防范低价陷阱,尤其是非法驾校和招生平台常以低于正常学车价格为卖点,抢夺生源,在消费者报名缴费时不与其签订培训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隐含套路,学车过程中又巧立名目加收各种费用,导致消费者钱财受损。

市交通运输部门提醒市民,报名学车务必签订培训合同,签订合同前要仔细了解每项服务和培训科目的收费细节,相关承诺和补充约定事项应一并在合同中书面明确。同时,培训合同签订方要与实际培训驾校保持一致,并妥善保管培训合同与付费凭证。

套路三:“包过”“快速拿证”虚假宣传很“诱人”

某些平台或驾校利用消费者快速拿证心理,对外作出“包过”“45天快速拿证”等宣传,不少消费者被此类广告吸引草率报名,最终承诺根本无法兑现。

市交通运输部门提醒,学习驾驶技术切不可投机取巧。广州市平均考证周期与省内各地基本相当,广大消费者切勿轻信“快速拿证”“包过”等虚假宣传。(卢梦谦)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微软:Win11 将支持后台无缝累积更新,比 Win10 更优雅

微软:Win11 将支持后台无缝累积更新,比 Win10 更优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