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品质和避免浪费 不该是矛盾存在
内容提要:当天卖不完的面包,要扔掉;甚至做大了、做小了、做扁了的“不好看”的面包,也要扔掉!近日,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某违规面包店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并行政约谈。据悉,这是《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以来,南京向浪费食物的商家发出的第一份《责令改正通知书》和开展的首次约谈。
天津北方网讯:当天卖不完的面包,要扔掉;甚至做大了、做小了、做扁了的“不好看”的面包,也要扔掉!近日,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某违规面包店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并行政约谈。据悉,这是《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以来,南京向浪费食物的商家发出的第一份《责令改正通知书》和开展的首次约谈。
据央视新闻报道,南京、厦门等地相继开出了针对食品浪费的责令改正文书。这些商家的共同点,就是把没有变质,但当天没卖掉、或者品相差的面包直接扔进了垃圾桶。
在人们的印象中,保存期精确到分钟、外观精确到厘米、配料精确到克的食品制作流程,往往是“高品质”“物有所值”的代表;“次品”宁愿扔掉也不打折销售,也是许多知名餐饮企业的生产经营准则,甚至以此为卖点。但显而易见,以如此方式“控制品质”,造成食物浪费是必然的,尤其是在《反食品浪费法》已正式实施的情况下,更属于违法行为。
对此,有不少网友提出建议,这些所谓的“次品”可以通过免费试吃、赠送等方式处理,或者定向捐给福利院、养老院等机构。然而从实际经营的角度考虑,无论是试吃还是赠送,势必影响销量。而定向捐赠,其中涉及的运输、存储等环节无疑会增加运营成本,而其中任何一环一旦出现问题给食用者带来不适,那么必然是大麻烦。这也是经营者的顾虑所致。
但是说到底,办法总比问题多,保证品质和避免浪费并不该是一对矛盾的存在。尤其在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通过改良技术、二次加工等,完全可以做到化“腐朽”为神奇,既避免浪费,又有机会研制出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新品。当然,诚信经营是这一模式的前提,对于新品的原料商家也应明示。(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