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研发出基于高电压电解液的双离子电池
IT之家 5 月 16 日消息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开发高电压浓缩电解液显著提升了双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与能量密度。
IT之家了解到,相关研究成果以 High Oxidation Potential ≈6.0 V of Concentrated Electrolyte toward High-Performance Dual-Ion Battery 为题,在线发表在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上。
据介绍,相比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双离子电池通常采用石墨作为正极并依靠阴离子插层实现储能,因此具有工作电压高、成本低、环保等优点,在规模化储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然而传统有机电解液体系氧化电位低,难以满足双离子电池高电压的工作要求,而具有宽电化学稳定窗口的离子液体电解液成本高且浓度有限(<1.5 m),导致双离子电池难以获得高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
鉴于此,科研人员在系统研究不同电解液溶剂和锂盐的匹配关系后,结合砜类溶剂和 LiFSI 锂盐的各自优点,成功研发出 4.0 m LiFSI/TMS 高电压浓缩电解液体系。
研究表明,该电解液体系具有以下明显优势:电解液的氧化电位提升至~6.0 V,明显抑制了电池的产气现象;阴离子插层石墨正极的容量和可逆性得到提升;阳离子在负极侧的沉积 / 剥离可逆性得到明显改善。采用该高电压浓缩电解液,双离子电池稳定循环 1000 次后容量无明显衰减,并显著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基于高电压浓缩电解液双离子电池的工作示意图
论文链接:点此查看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