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

直播揭秘南极科考:在全球气候变化“穴位”上做“针灸”

2020-06-27 20:35


视频直播连线揭秘南极科考(视频截图)

“科学探索,南极有我,请全国人民放心!”当科考队员在南极中山站五星红旗下喊出这句话时,满屏弹幕显示出“致敬中国南极科考队!”。这一幕,发生在6月21日夏至日“南极科普日”主题活动直播现场。

驻守南极200多天的科考队员们,通过屏幕,讲述了他们在南极的极限生存体验和科考研究日常生活。他们和主持人及网友亲切聊天,还给全国高考考生加油打气。

万里之外,中国在南极最大的科考站中山站的神秘面纱被揭开。中国南极科考队通过视频直播,详细介绍了我国南极科考的最新进展,首艘国产破冰船雪龙2号首探南极,雪龙号和雪龙2号在南极“双龙聚首”,多项最新科考发现和珍贵画面首次公开。

视频直播连线揭秘南极科考(视频截图)

科考队介绍,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实现了我国在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等人迹罕至的南极海域首次进行中层鱼调查,获取280多尾南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标本,其中至少17种鱼是我国南极科考首次获得。科考队还进行了海底沉积岩采样,获取了18.36米长的海底沉积岩柱状样本,打破我国南极科考沉积岩样本采集长度纪录。

“这得益于雪龙2号装备了先进的长岩芯取样器。”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队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唐正表示,在南极周边的海底沉积物采样,相当于在南极这个全球气候变化的“穴位”上做“针灸”,此次破纪录的成功采样,能帮助人们了解约200万年的南极变化历史,为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规律提供重要参考。

在“南极万象云讲堂”环节,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队大洋考察队队长罗光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文洪等多位南极专家还对南极的鸟类、海洋生物、建筑、医学等知识等作了生动科普。

首届“南极科普日”主题活动由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哔哩哔哩等联合主办,旨在普及南极科学考察知识,激发年轻人对南极科考和科学探索的热情。 

雪龙2号科考船在南极(受访者供图)

(责编:赵竹青、吕骞)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突破表达边界:炫橙学院高俊博士为“美商”赋能

突破表达边界:炫橙学院高俊博士为“美商”赋能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