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科技
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发射 掀开我国航天器升级换代新篇章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赵竹青)12月27日晚,实践二十号卫星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该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平台——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下简称东五平台)首飞试验星,将对这一崭新的卫星平台进行全面在轨验证。
我国最重、最“牛”的卫星
实践二十号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抓总研制。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工程师、实践二十号卫星总指挥、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总指挥周志成院士介绍,实践二十号卫星重达8吨,是目前我国研制的发射重量最重的卫星,也是目前中国技术含金量最高的卫星。
卫星首要任务是验证东五平台的技术稳定性,由于搭载了十多项国际领先的技术验证载荷,也兼具新技术技术验证的使命。“以‘实践’命名卫星,就是对该星所承担的探索意义的最好诠释。”周志成说。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实践二十号卫星副总设计师裴胜伟介绍,卫星搭载了以Q/V频段通信为代表的甚高通量通信载荷、激光通信、深冷回路等十余项国际领先的“前沿性、战略性”技术试验载荷,其中多项为国际或国内首次。
全新平台,全新开端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取卫星公用平台的设计方法,公用卫星平台只需做少量的适应性修改即可装载不同的有效载荷,以此缩短卫星研制周期,节省研制经费,提高卫星可靠性。
五院实践二十号卫星总设计李峰形象地比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卫星公用平台好比一辆公共汽车,通过搭载不同的“乘客”(载荷),来实现卫星的应用性能。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东方红三号、东方红四号等为代表的东方红系列卫星公用平台及型谱化产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速,对我国通信卫星性能跨越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研制东五平台的初衷就是因为我国需要高通量的通信卫星。”周志成院士说。
满足中国未来20年通信卫星需求
按照设计指标,东五平台性能全面提升。基于东五平台的卫星起飞重量可达8000-9000kg,载荷承载能力可达1500-1800kg;整星功率28kW以上,提供载荷功率达18kW;载荷舱的散热能力达9kW;设计寿命长达16年。
这些指标意味着,相比东三、东四等现役卫星平台,东五平台更大、更高、更强,具有“高承载、高功率、高热耗、高控制精度”的特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东五平台的出现将填补东方红系列大型卫星平台型谱的空白,可满足中国近20年内高通量通信卫星的需求。
在国际上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更令人欣喜的是,东五平台整体性能的跃升将使卫星的效能发生大的跨越,凭借超强的能力和全新的设计理念,东五平台的应用前景广阔。
五院实践二十号卫星产保经理郝燕艳介绍,东五平台可广泛应用于高轨通信、微波遥感、光学遥感、空间科学探测、科学试验、在轨服务等多个领域,是世界航天领域少有的多适应性平台,在助力国民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能在技术推动、商业航天市场拓展等领域有更大的作为。
周志成院士告诉记者,“如果说是东四平台让我们具备了和国际同行同台竞技的实力,那么到了东五平台这里,我们就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我们就能自豪地说,在强手如林的国际航天市场上,我们占领了一席之地。”
(责编:赵竹青、吕骞)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