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社会

下塞湖 漾清波(三大攻坚战 各地在行动)

2020-05-11 03:17


  初夏,细雨如丝,脚下草甸松软,南荻、苔草、紫云英,还有蓼草点点缀红。再往深处,穿过簇簇芦苇,便是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湿地……从湖南沅江漉湖芦苇场码头乘船登洲,下塞湖草木葳蕤,满眼生机。

  “你们登洲的地方,2018年上半年还都是三四米高的矮围,人为地把湖水分割了。”漉湖芦苇场居民胡建辉说,“矮围不但影响行洪,到了枯水期,鱼虾都被滞留,也影响渔业发展。”

  下塞湖面积2.77万亩,位于东洞庭湖与南洞庭湖交汇处,水盈为湖,水落为洲,是重要的湿地生态保护区。本世纪初,当地私营业主夏顺安在下塞湖非法围垦湖洲、河道,擅自修建矮围和节制闸,在矮围内盗采湖砂,严重破坏湖区生态环境。

  2018年6月,下塞湖问题曝光,湖南重拳整治。沅江、湘阴依法解除承包合同。短短13天,下塞湖1.8万多米矮围和3座节制闸全部拆除,内外湖水相融。

  痛定思痛,举一反三。益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匡维波说:“益阳投入2.5亿元,除了省里确定的6处功能性矮围外,全市其余242处全部拆除。”

  推平围堤易,修复生态难。益阳和沅江两级都制定了湿地修复方案,将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相结合。在1115公顷湿地的裸露滩地上,人工种植川三蕊柳等湿地原生植被;夏季湖水浸润洲滩,又会涌来水生植物种子,它们在洲滩生根发芽,为湖洲披绿。

  守护洞庭安澜,重在理顺体制机制。益阳南洞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曹德科介绍,益阳、岳阳、常德三市打破区域界限,在洞庭水域建立“谁发现、谁执法、谁处置”的联合执法机制,重点打击跨界水域非法采砂、侵占湖泊、非法设障等涉水违法行为,解决跨区域水生态环境问题。

  沅江漉湖芦苇场,刚刚将自家渔船交出的渔民林正龙满是不舍。去年底,洞庭湖由季节性禁渔转为10年长期禁渔。与此同时,沅江市造纸业退出,造纸厂全部关停。

  纸业不能做、芦苇不能伐、鱼虾不能捕,当地经济如何直面“阵痛”?“困难不小,但我们有信心找到发展的路子。沅江将重点发展芦菇、芦笋和垸内现代农业。现在芦笋产业已经商业化,这就能实现产业转型、群众增收。”沅江市委书记黄育文说。

  雨停了,成群的候鸟飞来,落在下塞湖滩涂。水草里有小鱼小虾,那是它们的最爱。“我们将把下塞湖打造成湿地公园。靠湖吃湖,换个吃法!”漉湖芦苇场党委书记尹伟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10日 01 版)

(责编:冯粒、曹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灸“倒三角”固阳

灸“倒三角”固阳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