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科技
北京杂交小麦团队在南阳发现新组合
北京杂交小麦团队在南阳发现新组合
“在中试阶段,我们选育的制种杂交小麦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实现了较大突破。”近日,在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湍河办事处的国家项目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里,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风廷说。
张风廷参与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项目,是北京农林科学院主持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全国有30多个研究团队参加。据了解,北京杂交小麦研究团队历经20多年全面系统地攻克了杂交小麦育种难题和产业技术瓶颈,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利用不育系实现杂交小麦商业化的国家。
位于邓州市的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有育种试验田430多亩。经过收获测产,今年一个杂交小麦组合在中试制种亩产达到400公斤,而此前的最高亩产为300公斤。张风廷说,通常情况下,制种产量提高10%就让人十分欣喜,此次一举提高30%以上。他表示,未来将对这个杂交小麦组合进一步完善制种技术,扩大试验种植面积。
张风廷还欣喜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经过七八年在同纬度比较,他们发现在南阳盆地杂交小麦制种产量最高,因此2017年在南阳邓州设立了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他解释,“小麦属于自花授粉植物,如欲得到杂交种,可以让母本的雄蕊发育异常造成花粉败育,再让父本小麦的花粉为母本小麦授粉。我们发现有一种小麦,在北纬30°到北纬33°之间花粉败育,非常适合用于杂交制种,这种小麦就是光温敏不育小麦。”
近年来,该杂交小麦研究团队已经选育了8个小麦品种。其中京麦179通过国家审定。在河北、北京、山西等北部冬麦区,其抗旱、抗寒、高产特征明显,在大面积生产示范田中亩产达六七百公斤。(乔地)
(责编:赵竹青、吕骞)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转载请必须注明中,http://www.vbj.com.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